close

昨晚和朋友聊到「七夕情人節」,表面上似乎有點尷尬,因為彼此都是單身,也不打算結婚,所以這個話題除了頂多交換有關於「七夕」的詩詞之外,就是網路遊戲了。

最近這幾年其實有些感慨,過傳統「七夕情人節」的人已經不多,而「鬼月」的關注度彷彿更高。

當懷古成為過去式,文化也就出現了斷層,這樣的徬徨感,或許也是未來會持續延續下去的吧?

已婚的朋友前一陣子聊天,提到一句「人何寥落鬼何多」,說是自從生意失敗之後,除了丈夫和少數一二知交可以繼續支持外,其他的親友都避之唯恐不及。

「人何寥落鬼何多」這句話來自於清朝初年的對聯,作者是明末清初的知名文人歸莊,全文是:

「兩人做安樂之窩,妻何聰明夫何怪?
 四鄰皆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

歸莊是歸有光的曾孫,為明代崑山的知名文學家、散文家,出自這樣的書香世家,使得歸莊的七言絶句寫得特別好,此對聯除了描寫夫妻的安樂之窩,更多的是一種悲憤,敘述四鄰都是清軍壓境,使得人民生活悽慘,有一種幽冥之宅的死氣沉沉之感。

這兩句出自歸莊晚年時的作品,由於適逢國家滅亡、時代紛亂,能夠覺得安慰的,只剩下陪伴的另一半了,心中所有的痛苦和困難,或者家園覆滅的鬱悶與悲憤,就化為如此簡單而頗有寓意的對聯。

歸莊在改朝換代之後,情緒上可以說是相當悲憤難當,其才氣一點也不輸曾祖歸有光,詩文書畫,無所不能,除了恃才狂傲、不拘禮法,在那樣一個女性地位極其低落的年代,還能讚賞自己妻子的「聰明」而調侃自己「怪」,其實算是非常難得的。

在那個時代,除了對女性定位與眾不同,還能大膽說出真心話,算是非常有骨氣的文人了。

明亡之後,歸莊參加反清復明的活動,因為這類武裝鬥爭一貫有不同的支持對象及想法,導致人心離散,最後不免歸於失敗。

此後,歸莊滿懷傷痛,心底的悲憤無法宣洩,遂在行為上顯得愈來愈狂,也愈來愈怪異,就算已婚,還會在平時穿著僧侶服裝,並且自號普明頭陀、鏖鏊鉅山人、歸乎來等。

故鄉崑山出了許多文人,不過歸莊都很少往來,獨與同鄉顧炎武相知,他們同聲同氣、性情相近,兩人行為奇怪,文采上旗鼓相當,所以當時人稱「歸奇顧怪」。

崑山是明亡後反抗清廷相當劇烈的地方,清兵下江南的時候,以薙髮令來強迫漢族剃髮梳辮,以示歸順之意,否則就嚴令砍頭,砍下的頭顱還會掛在剃頭的小攤上,這也是「剃頭擔子一頭熱」的由來。

歸莊為此揭竿而起,率領家鄉的崑山人民進行抗爭,成為領導者之一,可惜崑山還是陷落清兵之手,慘遭屠城之禍,轉眼間血流成河,歸莊僅以身免,僥倖逃脫到別處蜗居。

隱姓埋名、四處逃難的日子,對於歸莊來說並不「安樂」,但是「妻太聰明」使得這樣的「兩口」之家顯得還算個快樂的小「窩」,就算自己「太怪」也不會有人嫌棄。

而國家滅亡、親族鄰里都被屠戮殆盡,產生「幽冥」的森森鬼氣,所以在「寥落」的愁悶情緒下,只能哀嘆「鬼何多」,也對照著自己能夠有幸保持這樣的兩人世界。

歸莊一直沒有忘記崑山被屠城,這副對聯就是寫於慘劇發生的多年以後,屠城不分男女老少,全都被清兵殺害,直到寫作時,崑山仍未恢復原樣,遙想這些年孤魂野鬼遊蕩人間,恍若周遭猶如地獄一般。

對於世情的寫實,以及面對悲慘遭遇,心中無法得著安樂,所以表面上稱讚妻子並欣賞自己的「怪」,全都在講反話,事實上是在悲憤地問蒼天「樂」安在,而倖存之人如他和妻子,不過戰戰兢兢地苟活罷了。

在亂世中,國破家未亡,唯一慰藉還有知心的妻子,夫妻鶼鰈情深、感情甚篤,雖然沒有子女相伴,也能勉強得著些許安慰。

歸莊喜歡文字遊戲,也有相當的才華,他曾把自家內室署名為「推仔樓」,旁人不解其意而詢問,他認為是「才子佳人合抱也」,將「推仔」二字拆開,就是「才子佳人」四字嵌在其間,這也是一種巧思的表現。

崑山位於太湖平原,是現在江南的一座三線城市,河湖眾多,最知名的就是盛產陽澄湖的大閘蟹,不過根據當地朋友的描述,有些幾百年的老屋子「鬼影幢幢」、「陰氣逼人」,或許與當年清兵屠城有必然的關連性。 

過七夕,聯想到的就是張學良和他的情史。

記得看過《張學良傳》,寫到張學良曾經借用過「人何寥落鬼何多」這個典故,寫他是「妻何聰明夫何貴」,讚美趙四小姐陪伴在身邊,並且哀嘆自身陷入監禁的痛苦,不過個人認為這就把境界想得忒小了,「貴」字比起歸莊自況的「怪」,氣度上反而有所不如。

然而,無論「貴」不「貴」,「人何寥落鬼何多」可以對照的是張學良身邊的朋友及知交、屬下,甚至是敵人,都在當時成為了「鬼」。

據說,那年張學良看中了陽明山公墓的某處,想要做為自己的身後之所,也不諱言「寧與鬼住,不與人居」的心境,從將軍的高位一朝淪為階下囚,「貴」氣不再,可能使得張學良相當懊惱,所以只能追憶那些「鬼」的逝去。

如果對照時代的變遷,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映襯,但無法完全套用;究其背後的故事,崑山一地被屠城是數千或數萬人的悲劇,而張學良將軍的過往,僅僅是他個人無法改變的歷史現實而已。

「人何寥落鬼何多」這樣的問句,用在現代就有些不倫不類了。

或許正人君子少,也許小人當道,這就是現實的情況,少有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之處,因此「鬼」不管在農曆七月多不多,還是放寬心,別總是覺得身邊「寥落」就行。 

最近聽聞比較詭異的事情,在於兩件事。

除了那位男性朋友提及「人何寥落鬼何多」之外,還有一對夫妻的事情也挺有趣的,聽說他們不願意在農曆七月外出,無論是吃飯、聚會、出差,全都得避免這個時段,並且轉述是因為小兒子僅有三歲,常常可以看到某些東西,也就是「鬼何多」的問題。

個人不相信有鬼,但是尊重他人的信仰,以及別人的看法,想要避免發生災禍,或者是看到「鬼何多」的情況,畢竟也是人家不得不為之的選擇。

說來,中國人崇拜鬼神也超過三千五百多年了,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孔子六十歲以前「子所不語」,那麼「怪力亂神」是否存在已是眾說紛紜,要能盡量去配合友人,就算是個人的修養了。

也因此,在今天晚上可以過「七夕情人節」,而不必去思考「鬼何多」的農曆七月問題,這樣不是挺好的? 

農曆七月的恐怖想像,僅有一個晚上不會出現,那就是農曆七月七的「七夕」。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大概少有人不知道的。

相傳每年的這個夜晚,織女與牛郎就會在鵲橋相會,所以在這個「織女」保佑的晚上,就可以「乞巧」;而喜鵲搭成的鵲橋,具備讓「情人」相會的能力,加上後世有月下老人的想像,為了慶祝牛郎織女相會,或者百花仙子下凡在人間遍撒情花,這些都是衍生出來的浪漫愛情傳說。

因此,「七夕」擁有兩種寓意:過情人節,或者乞巧節。

在浪漫七夕,我會做的活動就像幾千年前的女人一樣,就是「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顔容」,還有「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兄弟千萬年」的祝願,也能在七夕節日中祈求。

這樣的儀式其實很簡單:在七夕晚上的月光下穿針引線,並且將繡好的香包、打好的絡子(中國結)在月落前送給親友情人,或掛在家中擺設,就能夠在日後變得「心靈手巧」,伴侶或親友家人「長壽快樂」。

也有的人是將繡好的荷包往屋頂上扔,或者曬曬月光,總之,這類活動不一而足。

個人不太迷信,但喜歡做一些手工之類來應景,也就是這樣的緣故,使得手指意外燙傷了。

七夕不僅僅是一種神話,在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也具有一些美好的想像。

此時氣候溫暖、草木芳菲,七夕節日的晚上,就是女人們的「乞巧節」,在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現在則是專屬於另一半的「七夕情人節」。

最後,還是祝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

...

※回覆稍慢,因為個人手指嚴重燙傷,迄今五日未癒,請見諒。









離婚見證人

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台北結婚證人桃園結婚證人新竹結婚證人台中結婚證人高雄結婚證人嘉義結婚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phont880su 的頭像
    alphont880su

    傲睨自若

    alphont880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